2023年1月3日,四川省自贡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施行,为自贡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诉源治理作用,服务社会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自贡、法治自贡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近年来,自贡市两级法院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培塑解纷品牌、优化人民法庭职能作为诉源治理工作有力抓手,积极发挥人民法院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为服务保障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司法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诉源治理统筹推进
依靠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四川省自贡市两级法院在诉源治理工作上的核心理念。
近年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诉源治理工作已成为自贡市全面深化改革的自主创新项目,推动构建起了党委领导下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群众自治、矛盾排查、诉调对接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具有自贡特色的经验做法。
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的党员法官尹红梅一直活跃在基层化解纠纷一线。自2018年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驻基层社区法官工作室“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就成了黄泥坳社区纠纷化解的首选地。
2022年,“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第二届新时代人民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在此基础上提档升级的“红梅党员法官在身边”法庭联系镇街工作机制亦在自贡遍地开花,把纠纷预防和矛盾化解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成为自贡市两级法院诉源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
“诉源治理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力才能久久为功的改革。”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洪汛表示,“但在推进诉源治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我们感到后劲不足,出现了化解纠纷主体职责不清、程序衔接不畅、组织保障不力等新问题。”
在市人大的强力推动下,制定出台的《决定》正好从制度上解决了制约自贡市诉源治理工作的瓶颈难题。
2023年春节前夕,贡井区法院依托贡井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妥善处理了一起工伤赔偿纠纷,因工受伤的农民工严某收到了60万元赔偿款。严某是《决定》施行后的第一个受益人,对于法院的积极协调,他表示:“在年前收到赔偿款,是我最近收到的最好的消息了!感谢人民调解员!感谢法官!”
“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是在政法委统筹协调下,由法院、司法局、公安、人社局等部门联动参与,各镇、街道及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密切配合的纠纷调处化解平台,通过统筹联动、有机衔接、紧密协作、良性互动、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贡井区法院法官罗霜婷介绍,“这个案子的双方当事人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解下达成协议,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申请司法确认。我们在依法出具民事裁定书后,经过多次释法明理,最终涉案公司按照调解协议支付严某工伤赔偿款60万元。”
“我们立足自贡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实际,重点从条文对工作推进的可行性考虑,提出了建设有自贡特色的诉源治理工作体系。”自贡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光敏说。
《决定》的出台,给自贡市诉源治理工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自贡市两级法院将紧盯纠纷的产生、发展、演变三个阶段与立、审、执、破的切入点,聚焦核心指标任务再细化再落实,强化诉源治理品牌建设,加大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力度,全力推动诉源治理实现新突破。
强化协作共建, 汇聚诉源治理合力
2022年9月26日凌晨4时,自贡市某三甲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患方家属聚集了30多人,情绪非常激动。收到消息后,自贡市医调委的驻站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当即赶赴现场开展调解工作。
经过驻站法官和调解员的反复沟通引导、耐心调解,依法依规说服患方降低高额诉求,患方最终认可调解建议,双方签订了《医疗纠纷调解协议书》。
“在发生医患纠纷时,能第一时间介入纠纷化解,这是医调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通过4天的努力,将这起重特大医疗纠纷圆满化解,较好地维护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医患双方也比较满意。”市医调委主任阮恒远介绍。
自贡中院民一庭庭长廖四春认为:“诉源治理就是要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在医调委,我们设立了驻站法官,深化诉调对接,完善医疗纠纷诉前引导工作机制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确认制度。同时,建立了简易法庭,对需要法院审理的医患纠纷,直接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通联协作是诉源治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自贡市两级法院依托司法特有的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引领功能、推动作用,强化与相关组织机构、行业协会协调联动,在矛盾易发、多发领域,与律协、物业行业协会、医调委、交警等行业和部门协调联动,固化形成道路交通、医疗纠纷、消费纠纷、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类型化、专业化解纷平台,年均化解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物业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多发型矛盾纠纷1000余件。依托《决定》,自贡市两级法院在诉源治理工作存在的发展不平衡、资源协同整合力度不够、工作考核机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将得到日趋完善。
深化品牌建设,破解诉源治理瓶颈
在诉源治理暨诉讼服务(贡井人社)站,十几名老人各拿着一张泛黄的借条,就其与原单位的借款纠纷申请法律支持。
“尽管诉讼标的额不大,但涉及人数较多,纠纷形成的时间久远,特别是老人诉讼能力欠缺,诉前调解能让老人用最小的成本、最快地解决问题。”参与调解的罗霜婷介绍。
经站点法官调查核实,这些老人是某改制企业的退休员工。1999年,该企业因生产困难向员工集资,后该企业改制为公司,该笔集资欠款依法应由该公司负责偿还。
为彻底化解矛盾、让老人们拿到钱,站点法官与“女子速执团队”联合调解,最后通过多种渠道让某公司不仅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还款,还当场兑现了70%的欠款,剩余30%的欠款也承诺支付期限。老人们拿着来之不易的欠款十分激动,虽然钱不多,但他们切实感受到了诉源治理的高效、公正和便捷。
自贡市两级法院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在全省率先创建“诉源治理暨诉讼服务站”品牌,在全市乡镇、社区、劳动领域、消费领域和律师行业等设立站点21个,构建起法院(法庭)、镇、村服务点和部门行业参与的诉源治理“三位一体”新体系,集多元调解、诉讼指导、诉调对接、法治宣传等多项职能于一身,将大量劳动用工、家庭婚姻、消费纠纷等问题引发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自贡市两级法院将持续深化“红梅党员法官工作室”“诉源治理暨诉讼服务站”等优秀实践的复制和推广,进一步推动实践与法治的良性互动和共鸣。
优化人民法庭职能,提升诉源治理效能
2022年,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村民陈某在该村无讼新村创建点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赡养纠纷问题。
原来,已年逾八旬的陈某与其丈夫(已去世)系组合家庭。丈夫去世后,陈某轮流居住在长子曹某华与幺女李某英家中并由他们照顾,剩下的二女曹某容与曹某琼每月补助一定的生活费,但因四名子女大都在外务工,对老人的赡养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不得已,陈某想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
“由于亲情牵绊和利益纠葛交织在一起,家庭纠纷往往比社会纠纷要复杂。”参与调解的荣县人民法院双石人民法庭法官邹晓燕表示。
在交流掌握纠纷情况后,双石法庭先后两次邀请蔡家堰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进行调解。法官全程参与调解并向纠纷当事人详细解释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员则从人情伦理、道德评价等方面向纠纷当事人分析道理。最终,一家人达成了调解协议,一起因赡养老人引发的纠纷消弭于萌芽阶段,老人也得以继续颐养天年。
强化人民法庭建设,让人民法庭成为化解矛盾纠纷、处置基层“杂症”的有力阵地,是贯彻落实《决定》要求、夯实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阵地建设的具体体现,自贡市两级法院努力实现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自贡市两级法院找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法治需求,强化法庭建设,筑牢“解纷阵地”,以“一庭一格”品牌创建为抓手,全方位融入当地乡村振兴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富顺县人民法院富世人民法庭打造“家风文化教育基地”“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以“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结合”助力辖区乡村社会治理,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四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自贡市两级法院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把司法的温度和温暖传递给人民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